黑格尔曾经说过:“《易经》代表了中国人的智慧,就人类心灵所创造的图形和形象来找出人之所以为人的道理,这是一种崇高的事业。”作为形成于三千年前上古时期的卜筮之书,“一些神秘的砖块八卦所砌成的殿堂”,《周易》留给后世人诸多疑问,那么,在其中究竟隐藏着哪些奥义?
生命之学 “生生之谓易”,这是《周易·系辞》中的一个核心概念。“生生”也者,乃生命繁衍,孳育不绝之谓也。学者认为,“生生”二字,前面的“生”表示大化流行中的生命本体,后面的“生”为生命本体的本能、功用与趋向。功能与趋向不能脱离生命本体,而本体若是剔除功能与趋向,亦无生命可言,二者相辅相成,深刻地揭示了生命的本质。从这个意义上,我们说,《周易》乃生命之学。 也许有人会问:按其古代形态来说,《周易》原是卜筮之书,不要说形成于三千年前上古时期的卦象、卦辞、爻辞——以“一些神秘的砖块八卦所砌成的殿堂”(郭沫若语),幽玄诡奥,令人难以索解;即便是由孔子及其后学拟就的辅翼之作《易传》,也充满了形上思维、哲学抽象,哪里会有鲜活的生命出现? 《周易》源于自然。大自然的运转变化,是卦爻演化的蓝本和赖以形成的基因;而卦爻与象辞则是混沌初开之时远古先民对于自然、社会早期认识的记录。徜徉于《周易》所铺陈的天地间,眼前会展现出“万类霜天竞自由”的动人景象。宏观的自然环境是,“天玄地黄”,“上火下泽”,“雷雨之动满盈”,“万物资生”——其中有植物:“草木蕃”盛,“系于苞桑”,“拔茅”连茹,“枯杨生稊”;有动物:“鸣鹤在阴”,“鸿渐于陆”,“潜龙勿用”,“羝羊触藩”,“小狐汔济”,“鼫鼠贞厉”,“鸟焚其巢”,“田获三狐”,“十朋之龟”,“童牛之牿”,“豶豕之牙”,“乘马班如”,“牵羊悔亡”,“履虎尾”,“包有鱼”。而最为引人注目的,还是各类劳作着、休憩着的人:有的“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推演卦爻;有的“刳木为舟,剡木为楫”,“断木为杵,掘地为臼”,“斲木为耜,揉木为耒”;有的“作结绳而为网罟,以佃以渔”;有的射雉逐鹿,追逐禽兽;有的穿行山泽,“见豕负涂”;有的“笑言哑哑”,“鼓缶而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