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 > 观点交流 >

周有光与汉语拼音之缘:世界公民的大历史眼光

时间:2017-01-15 11:18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

使用情况

汉语拼音(26个)[1]

Aa Bb Cc Dd Ee Ff Gg Hh Ii Jj Kk Ll Mm Nn Oo Pp Qq Rr Ss Tt Uu ü Ww Xx Yy Zz(汉语中少一个V,多一个ü)

英语(26个)

Aa Bb Cc Dd Ee Ff Gg Hh Ii Jj Kk Ll Mm Nn Oo Pp Qq Rr Ss Tt Uu Vv Ww Xx Yy Zz

法语(26个)

Aa Bb Cc Dd Ee Ff Gg Hh Ii Jj Kk Ll Mm Nn Oo Pp Qq Rr Ss Tt Uu Vv Ww Xx Yy Zz

西班牙语(27个)

Aa Bb Cc Dd Ee Ff Gg Hh Ii Jj Kk Ll Mm Nn Ññ Oo Pp Qq Rr Ss Tt Uu Vv Ww Xx Yy Zz

德语(30个)

Aa Bb Cc Dd Ee Ff Gg Hh Ii Jj Kk Ll Mm Nn Oo Pp Qq Rr Ss Tt Uu Vv Ww Xx Yy Zz ä,ö,ü,ß

瑞典语(29个)

Aa Bb Cc Dd Ee Ff Gg Hh Ii Jj Kk Ll Mm Nn Oo Pp Qq Rr Ss Tt Uu Vv Ww Xx Yy Zz Åå Ää Öö

荷兰语(27个)

Aa Bb Cc Dd Ee Ff Gg Hh Ii Jj Kk Ll Mm Nn Oo Pp Qq Rr Ss Tt Uu Vv Ww Xx IJij Yy Zz

意大利语(21个)

Aa Bb Cc Dd Ee Ff Gg Hh Ii Ll Mm Nn Oo Pp Qq Rr Ss Tt Uu Vv Zz

5个外来字母 (Jj Kk Ww Xx Yy)

毛利语(15个)

Aa Ee Hh Ii Kk Mm Nn Ngng Oo Pp Rr Tt Uu Ww Whwh

(英国)威尔士语(28个)

Aa Bb Cc Ch ch Dd Dd dd Ee Ff Ffff Gg Ngng Hh Ii Ll Llll Mm Nn Oo Pp Ph ph Rr Rhrh Ss Tt Thth Uu Ww Yy

(意大利)撒丁尼亚语(27个)

Aa Àà Bb Cc Dd Ee Èè Ff Gg Hh Ii Ìì Jj Ll Mm Nn Oo Òò Pp Qq Rr Ss Tt Uu Ùù Vv Zz

欧西坦语[Occitan](23个)

Aa Bb Cc Dd Ee Ff Gg Hh Ii Jj Ll Mm Nn Oo Pp Qq Rr Ss Tt Uu Vv Xx Zz

(菲律宾)宿务语[Cebuano](20个)

Aa Bb Kk Dd Ee Gg Hh Ii Ll Mm Nn Ngng Oo Pp Rr Ss Tt Uu Ww Yy

(意大利)伦巴第语[Lombard](22个)

Aa Bb Cc Dd Ee Ff Gg Hh Ii Jj Ll Mm Nn Oo Pp Qq Rr Ss Tt Uu Vv Zz

(法国)布里多尼语[Breton](25个)

Aa Bb Ch ch C'h c'h Dd Ee Ff Gg Hh Ii Jj Kk Ll Mm Nn Oo Pp Rr Ss Tt Uu Vv Ww Yy Zz

(法国)科西嘉语[Corsican](24个)

Aa Bb Cc Chjchj Dd Ee Ff Gg Ghjghj Hh Ii Jj Ll Mm Nn Oo Pp Qq Rr Ss Tt Uu Vv Zz

演变历史

早期拉丁字母表(约公元前7世纪)(共21个)

Aa Bb Cc Dd Ee Ff Zz Hh Ii Kk Ll Mm Nn Oo Pp Qq Rr Ss Tt Vv Xx

古拉丁语字母表(约公元前3世纪)(共21个)

Aa Bb Cc Dd Ee Ff Gg Hh Ii Kk Ll Mm Nn Oo Pp Qq Rr Ss Tt Vv Xx

古典拉丁语字母表(公元41年)(共23个)(加入了 Yy Zz)  

Aa Bb Cc Dd Ee Ff Gg Hh Ii Kk Ll Mm Nn Oo Pp Qq Rr Ss Tt Vv Xx Yy Zz

今天的拉丁字母表(共26个)(加入了 Jj Uu Ww)

Aa Bb Cc Dd Ee Ff Gg Hh Ii Jj Kk Ll Mm Nn Oo Pp Qq Rr Ss Tt Uu Vv Ww Xx Yy Zz
师者,让汉语和汉语拼音走向世界

建国初期,文字改革被提上日程。这一天,毛主席到文字改革研究委员会问:为啥不能用汉字笔画式的字母?一片寂静,没人敢犯颜直谏。毛主席又问:周先生怎么看待这个问题?周有光嘴上沉默,却笔耕不辍,他先后发表了《字母的故事》、《什么是民族形式》等作品,不断“科普”拉丁字母,拼音才逐渐被广为接受,并在周有光的推介下走向世界。

1949年中国文字改革协会成立,到1958年方案正式公布,汉语拼音方案经过了反复论证。“国际化”还是“民族形式”?一部分人认为,民族形式就要根据汉字形式创造的、与汉字有一定联系的拼音字母。但周有光和绝大部分人主张采用拉丁字母作汉语拼音字母,周有光在《什么是民族形式》一文指出,民族形式主要表现在语言上,文字形式是另一回事。改革文字并非改革语言,如果新的书写符号体系能更好地服务于汉语,那只会巩固民族形式,而无损于民族形式。

周有光思路的延展过程也被学者们评价为闪烁着“世界公民”思想,他说:“拼音字母的可贵,不在它的珍奇,而在它的实用;不在它有独特的传统形式,而在它有便于文化交流的共同形式。”周有光认为,永久性的民族形式是不存在的,对拉丁字母,“我们与其另起炉灶,不如采用它。”

汉语拼音制定好以后,周有光代表中央政府参加国际标准化组织会议,他期望国际标准化组织承认汉语拼音是拼写汉语的国际标准。1982年2月,国际标准化组织通过国际投票,承认汉语拼音是拼写汉语的国际标准,这代表着汉语拼音走向了世界,“这也是周老的贡献。”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会长、语言文字专家、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苏培成说。

文者,“上境界”还得“接地气”

新中国最初的历史教科书原称“太平天国革命”,认为其是共产党革命的榜样。后来《辞海》把“太平天国革命”纠正为“太平天国运动”。法学博士、独立学者刘锋在研究中提到,周有光对这一行为进行了肯定,将“革命”改成“运动”,“虽然只是一个词语的改动,但也说明了现在的历史记载开始逐渐回归它应有的真实。”在阅读、写作中拥有大历史眼光,冷静客观,周有光为今天的学者立下了镜子。

中国人民大学政治学系教授任剑涛对此评价:“现在中国太过强调接地气,但是没有大历史眼光。”周有光参与乡村教育运动,搞过语文改革,非常“接地气”,“更关键的是周老有大历史的眼光,接地气和上境界,具体话语和宏大话语,如何能够在中国兼得而不是双失。”任剑涛说。

在任剑涛看来,“上境界”不意味着把“接地气”给蔑视掉。“两者之间如何平衡,周有光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象征。建构中国现代文化,如何使厚重的古典文化能够与青年和当下现代文化结合,是我们语言文字文化运动所带来最重要的硕果。”任剑涛认为,周有光是新文化运动的中介桥梁和中流砥柱。

思者,赢得追求真理的真诚

1月10日,何方、陈丹晨、秦伯益、杨天石等学人和周有光家人在首都图书馆齐聚一堂,举办了“文化巨擘 世界公民——周有光110岁华诞座谈会”。座谈会由搜狐文化中心、首都图书馆等联合主办,由《财经》杂志主笔马国川主持。

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王宁精准地概括了周有光独立思考的一生,他说:“只要顺着时间顺序看周有光先生的书和文,你会觉得,他在与时俱进地调整着自己的思想,从来没有随着潮流、跟着权势东歪西倒……他在风云变幻中赢得了追求真理的真诚。”

在《微言大义和托古改制》一文中,周有光通过研究清末“公羊学派”的倡导者“常州学派”的学说,发现中国人凡是推行改革,都要在古代传统中找到论据,“托古改制”,才能获得国人的支持。刘锋在《百岁思想家周有光的中国梦》中提到,周有光的言外之意在于,中国人有着保守的文化基因,对于创新、改革带来的自然变化、历史潮流有着“天然”的反抗心理。

周有光认为,古人之所以搞“微言大义”,转弯抹角地委婉批评、褒贬古人,原因在于古人缺少言论自由。在《郭秉文和东南大学》、《经济学的沉浮》、《心理学的沉浮》、《老舍之死》等文章中,他也如实地记录了人的自由遭到践踏所造成的种种悲剧。求真理,说实话,成为一代知识分子的真诚追求。

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研究员、历史学家杨天石则以周有光为榜样,强调要保护知识分子讲真话的权利:“周老的书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敢讲真话,敢讲心里的话,敢讲一般人不敢讲的话。这是周老的书中珍贵之处,也是周老人格的珍贵之处。有些问题只有让知识分子敢于讲话、敢于表达意见的时候,社会才能取得更大的进步。”

人物小传

周有光(1906年1月13日-2017年1月15日),原名周耀平,生于中国江苏常州,是中国著名的语言学家、文字学家、经济学家,通晓汉、英、法、日四种语言。周有光青年和中年时期主要从事经济、金融工作,担任过复旦大学经济学教授,1955年,他的学术方向改变,1956年开始专职从事语言文字研究,曾参加并主持拟定《汉语拼音方案》(1958年公布),几十年来一直致力于中国大陆的语文改革。作家沈从文是他的连襟。

 
顶一下
(4)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首  页   |    大师简介   |    业务中心   |    易经文化   |    风水文化   |    学术讲堂   |    学员之家   |    观点交流   |    联系我们   |   
Copyright @ 2007-2011    山东省征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5036136号-1  支持:中京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