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 > 易经文化 >

济南周易起名大师:爱字的来历及演变

时间:2016-04-25 08:24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

济南周易起名大师求前大师:爱字的来历及演变
从古代繁体字的“愛”到近代简体字的“爱”变迁过程中的人情世故解析

鸿篇钜制的电视连续剧《心术》,由人气值极高的明星吴秀波、海清、张嘉译担纲主演。因为涉及公益事业医院的形形色色——金钱、利害、人际关系、情爱、友爱、仁爱等等,所以揭示医患矛盾、大爱无疆、人清冷暖、人际关系,颇多现实主义,很是吸引观众眼球。剧中男主人公之一的刘晨曦指着墙上“仁愛、仁义、仁心”的条幅,要女儿读出那认不得的“愛”字。女儿相端了半天,觉得似曾相识,就说:它很像“爱”,没了“心”,却有“友”,第一个词是“仁爱”吧?

刘晨曦告诉女儿,那就是繁体字的“愛”字。爱是要用心灵,要有所付出的情感。所以,一家三口,同在一个屋檐下,需要心心相印,高于友谊,相互付出,才有真爱。现在的简体字拿去了“心”,所以,现代的所谓“爱”,已在发生变异,扭曲,不再发自内心,而近乎一场游戏。编剧六六经过深思熟虑,借主人公之口说出了关于爱的哲理和现实的感慨,其实大有深意。但这个字字形的变迁、简化,实际也反衬了一个社会历史时代伦理道德、情感、信念、爱情、友谊的扭曲、淡漠和变异的事实。

       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是这样认识“愛”字的: 繁体的“爱”由“爪”(爫)、“秃宝盖”(冖)、“心”、“友”四部分组成。
     爱从受从心从夊,受即接受,夊即脚即行走表示付出,心的接受与付出就是爱。“愛”字见诸于古籍 ,最早大约为左丘明编著的《左传》:

“古之遗爱也”。——《左传·昭公二十》

求前大师释义:(1) 形声。从心,旡(jì)声。本义:亲爱;喜爱

 (2) 对人或事物有深厚真挚的感情 [love]

 “爱共叔段,欲立之”。——《左传·隐公元年》

春秋时代的《老子·道德经》也提到她:

“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老子》四十四章

求前大师释义:爱是需要付出很高代价的。

秦汉时代的最早辞书 《尔雅》解释:

“惠,爱也”。也即无私给与,就是“愛”。

西汉刘向编撰《说苑》则说:

“爱施者,仁之端也”。

当时的文献《法言》也说:“君子自爱,仁之至也。”

求前大师释义:无私奉献的爱,是仁义的极致。

这个时代盛行的《孝经》为此解释到:

“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沈宏注释:“亲至结心为爱。”

  《礼记》解释爱的延伸义为“可爱、珍惜”:

   “爱莫助之”。——《礼记·表记》。注:“犹惜也。”

   《论语》注释为一种含有贪欲、向往的喜爱:

“尔爱其羊,我爱其礼”。——《论语·八佾》

由此看来,“爱”是一个表意极广,内涵复杂的哲学概念。并非一两句话能够完整释义,人们对她的理解,社会功用和情感表现也存在歧义,自然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取所需,以为己用罢了。

爱的字根“爫”,是“爪”的变体,有“扶助”弱者的意思;“冖(mì)”的意思是“覆盖”,有雌鸟保护和亲近小鸟的意思;“友”有对“朋友”关切的意思。求前大师指出,广义来说,爱是博爱,是对弱者的扶助,对家人的保护和亲近,对朋友的关切,范畴极为广大。

哲学家认为,爱是一种特料制成的媒介物,它使人容颜焕发,青春常在;文学家说,爱是一首激动人心的抒情诗,让人心潮涌动,热情澎湃;医学家说,爱是一剂千古难觅的心理良药,令人经络疏通,忧愁不在;教育家说,爱是一种无与伦比的教育手段,使人学业有成,精神百倍。不过这类专家因为涉世不深,生活优裕,躲在象牙塔里,多了些浪漫蒂克,少了些对现实人际关系,险恶人情的认识和剖析,自然说出来的是赞美诗,而非社会众生情感态度的真相。一百多年前,社会主义的鼻祖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里》说:“资产阶级在它已经取得了统治的地方把一切封建的、宗法的和田园般的关系都破坏了。它无情地斩断了把人们束缚于天然尊长的形形色色的封建羁绊,它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的联系了。它把宗教虔诚、骑士热忱、小市民伤感这些情感的神圣发作,淹没在利己主义打算的冰水之中。它把人的尊严变成了交换价值,用一种没有良心的贸易自由代替了无数特许的和自力挣得的自由。总而言之,它用公开的、无耻的、直接的、露骨的剥削代替了由宗教幻想和政治幻想掩盖着的剥削。 
 资产阶级抹去了一切向来受人尊崇和令人敬畏的职业的神圣光环。它把医生、律师、教士、诗人和学者变成了它出钱招雇的雇佣劳动者。 
 资产阶级撕下了罩在家庭关系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把这种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

150年前的马克思和恩格斯基于自己所处的时代,把带来上述社会关系变迁的主体归之为“资产阶级”。但是,生活在当代,目睹现实社会发生的一切,我们已经知道,造成这种社会关系变化的不仅是被封的资产阶级,也是现实芸芸众生本身和商品社会本身。物质成了商品,不再等价交换,破坏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权力、资源,公共事业归属、服务都成了商品,连爱情和人本身都脱不了商品的习性本质,哪还有真正的情感、公理、礼仪和道德自律?自从阶级斗争扩大化后,我们被封为“左中右”,依靠对象、团结对象、斗争对象,父子相仇、夫妻反目、兄弟陌路、朋友反复,同事煎熬,我们还有真爱和挚爱吗?

“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权力失去制约监督之后,变成了赤裸裸的利己的金钱至上主义。上行下效,为了生存、利益,为了侪身上流社会,为了不劳而获,巧取豪夺,权利发挥到极致,人际关系何止一个赤裸裸的金钱关系?还有利害得失、相互依存、利用、倾轧、挤兑。所以,一个“愛”字的简化,无意中舍去了“心”,安知不是冥冥中上帝的旨意,谴责人类失去了“心”的真挚情感,只剩下利害得失的爱,不过是爱情幌子下以暂时的友情或联盟的相互利用,利害一致而已。

       童子无心,童言无欺,刘晨曦女儿关于“爱”字的无“心”道出了这么一个无情的现实,人与人之间田园般的关系都破坏了,世间还有几多真爱?当然,质朴的民间不是没有。但是险恶的市场、官场、角力场、恐怕只有一张温顺或恭敬面纱掩盖的虚伪的面孔或者其他吧。其实,我不需要解释,不需要例举,出门望去,仁义道德不存,真爱安在?

注解:

1、《孝经》中国古代儒家的伦理学著作。传说是孔子自作,但南宋时已有人怀疑是出于后人附会。清代纪昀在《四库全书总目》中指出,该书是孔子“七十子之徒之遗言”,成书于秦汉之际。自西汉至魏晋南北朝,注解者及百家。

2、《尔雅》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书,是中国古代最早的词典。《尔雅》也是儒家的经典之一,列入十三经之中。被认为是中国训诂的开山之作,在训诂学、音韵学、词源学、方言学、古文字学方面都有着重要影响,其中的今话是汉代的话。《尔雅》最早著录于《汉书·艺文志》,但未载作者姓名。此辞书大约是秦汉间的学者,缀缉春秋战国秦汉诸书旧文,递相增益而成。

3、《说苑》是刘向校阅古今典籍群书时,根据皇家藏书和民间图籍,按类编辑的先秦至西汉的一些历史故事和传说。

《说苑》成书于西汉末年,体例类似《国语》、《战国策》,以记言为主,兼记事,主旨是通过书中历史人物的言论事例来劝诫君臣,借题发挥,阐述儒家的政治思想和道德观念,带有一定的哲理性。

4、《法言》,西汉末扬雄(西元前53年—西元前18年)所撰》。”《法言》共十三篇,尊圣人,谈王道,旨在捍卫和发扬儒家学说。与此同时,书中对当时流行的天人感应、鬼神图谶予以批判,在思想史上占有一定地位。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首  页   |    大师简介   |    业务中心   |    易经文化   |    风水文化   |    学术讲堂   |    学员之家   |    观点交流   |    联系我们   |   
Copyright @ 2007-2011    山东省征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5036136号-1  支持:中京网络